自從接案以來,收入狀況就一直不太穩定。曾經上網查過一些理財的資料,像是信封袋理財法、六罐子理財法等等,講的都是每個月收薪資收入做一定的比例分配去使用。是的,接案,每個月哪來的固定薪資收入?
啊,對了,先說一下,這篇是失敗文。但還是希望這個失敗可以警愓一些跟我有一樣想法的人,或是讓人能從中找到改進自己的靈感。好了,繼續看下去吧。
之前做為上班族,平均每一兩年就換一份工作,每份工作的薪資帳戶的銀行都不同,所以累積了不少銀行帳戶在使用。我後來一直在想,信封袋理財,現在應該沒有人真的在家裡放一堆現金了吧。(畢竟家裡曾遭過小偷,這讓我想都不敢想) 所以我就把銀行帳戶進行分類的方式,來做為我的「信封袋」。
我將帳戶畫分為夢想、教育、工作,生活、流動,五大帳戶
- 夢想:買房子
- 教育:孩子們的教育費用
- 工作:用於接案或工作上的資金運用
- 生活:每個月固定開銷及生活費
- 流動:無論什麼方式的收入,都需要流經這個帳戶,每個月固定的時間點,再分配到各自專屬的帳戶
比較需要注意的就只有兩個帳戶,分別是生活及流動。
生活帳戶,由於需要常常去提款機領錢。所以很容易有跨行提款的手續費問題。所以這個帳戶就需要做一些規劃,需要想一下,自己最常去領錢的提款機是哪家銀行的。我自己的話是選擇「台新銀行」,主要是因為家裡離全家便利商店很近,最常去那裡領錢。全家便利商店在台灣來說也是挺普及的,所以選擇台新銀行可以省掉不少手續費。(當然,有些全家便利商店的提款機是國泰世華銀行的,這個就自己評估吧)。
流動帳戶,無論是接案所獲得的錢、朋友送錢給你、或是地上撿到的錢(要送警察局哦,不然會觸法),都需要先進入到這個帳戶,然後每個月安排一天,將這個帳戶的錢,根據夢想、教育、工作、生活,這四個帳戶,每個都按一定的比例轉帳進去。
這樣未來就可以專款專戶的使用這些金錢。
只是這邊可能會有疑問。那如果有某個月的收入只有1,000元,分到生活帳戶去,可能是50%,也就是500元,那麼,那個月應該是準備吃土去了。其實當初會這麼安排也是單純想要強迫自己去爭取更多的收入來源。
這個規劃,在剛開始還挺順利的,有幾個月收入挺多的,生活品質也提高了一些些(挺常吃大餐的)。只是後來發生了一件事,那陣子的接案量很多,但莫名奇妙的大多數的案件幾乎都發生了拖款的狀況。導致將近幾個月的時間我的收入驟減,分配到生活帳戶的費用,幾乎就真的只夠我吃土。
所以,我只好開始用挖東牆補西牆的方式,從其他帳戶支借費用來過生活。
有了這樣的經驗,我只好正規的把生活費用,不按收入比例來分配,而是固定金額制。假設我每個月的固定開銷是2萬(這只是舉例,沒這麼低),而我的收入是5萬,那麼我夢想、工作、教育這三個帳戶的錢,就是5萬減掉2萬之後再下去按比例分配。
很妙,自從這樣規劃了之後,不曉得是什麼吸引力法則,吸引到什麼鬼,我的收入就開始低於5萬。所以夢想、工作、教育這三個戶頭的金額就很少往上增長。
好的理財方式應該會顧慮到生活及人心。信封袋理財法本身沒什麼問題,只是身為一個收入完全不穩定的自由工作者,應該還需要做什麼改良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