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的好還是便宜的好?用錢的觀念

貴的好還是便宜的好?用錢的觀念

小時候就知道父母賺錢很辛苦,所以在念書的時候,很多東西能省則省。有些物品,能用就好,不一定要好。夜市有賣,絕對不會到專店去買。記得在念研究所的時候,我給學長們的映象是「窮」。因為我的早餐就是一瓶麥香奶茶跟一塊沙奇瑪。

節檢很重要,但有時候再想,節檢過了頭其實反而是一種浪費。因為便宜的物品,品質「通常」不會很好,也就是壽命很短。這會逼得你不斷的用壞後再買新的。好吧,其實現在很多東西貴,但品質仍然不好。但這是眼光問題,不在這篇討論範圍。如果這物品是你非常頻繁使用的,那你幾乎會遇到,東西壞太快,換個兩三次,不如去買一次品質很好但又比較貴的。

舉個例,我以前包包,都是在夜市、市場買的200~300元,大概用不到幾個月,就這邊破洞、拉鍊壞掉什麼的。有一次,我去買一個1000多元的包包,從我小朋友出生,到現在都上國小二年級了,包包才開始出現一些問題,但也還能用。

所以現在我觀念有做了一些調整。如果常用的東西,可以買貴一點的。不常用的東西,還是買便宜一點。因為常用的東西,品質還是要顧,才能用的長長久久。不常用的東西,便宜買,壞掉了就先不補,有需要再買一次,還可以用比較新款的。

只是還是要注意一下,貴不代表品質好,畢竟現在的商人都在講「品牌」,所以把商品包裝等級提升,價格也拉高。但品質真的不怎麼樣。(雖說品牌的概念應該要顧及品質,但…) 所以在挑貴的東西還是要注意他的評價、品質等等。

便宜的話也不代表品質就不好,只是便宜的售價通常都是為了讓消費者買的沒負擔,但商人也要賺錢糊口,因為商人為了提高利潤就得壓低成本,低成本的東西,品質自然就低。但我想,想要有便宜又有好貨的可能性,除了一些跳樓大特價這些商品之外,應該只能隨緣。( 不過有時候要想一下,會大特價的東西,除了辦法活動吸引買氣、店家真的撐不下去了,所以降價求回本之外,挺多都是在正常價格的狀況下就賣不出去的商品,還是請仔細評估哦 )

另外,如果你發現一個人,什麼都買貴的,或許…

所以結論是:

常用的東西,可以買貴一點的。不常用的東西,還是買便宜一點。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