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6 – 好迷茫,我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先學會生活再說

Day 6 - 好迷茫,我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先學會生活再說

其實我覺得人的一生,最困難的是就是探索自己,瞭解自己是誰,喜歡什麼,興趣是什麼,以後想做些什麼。因為未來你所遇到的人生叉路,很可能就是根據自己的這些特質來決定你的選擇接下你所前往的道路。像是科系的選擇、找工作、找什麼樣的另一半等等…。其實這道理我們都知道,但執行起來卻相當困難。因為其實很多人活了二、三十歲,甚至更久,都還不是真正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

我一直認為這真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教育出了問題。教育體制就像是一組工廠的產線,先將大量的莘莘學子統一集中在一個起點(國小、國中),透過相同的教育,努力念書及考試,灌輸著努力讀書,長大才會能成功賺大錢,才能更有出息的觀念。接著透過考試的成績來決定孩子的優劣,並重新根據優劣來分配到不同的學校(高中職),這時候進入好學校的孩子越有成就感,也就越努力念書。被分配到相較不好學校的孩子或許就認為自己比較沒能力,因此慢慢的沒這麼努力。一場優勝劣汰的產線就這麼形成,許多孩子從小到大,也不需要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反正跟著教育體制去走,生活交給父母來拼命打點,孩子們努力讀書就對了。

雖然這不是「絕對的」,好學校也有壓力太大而放棄的孩子;較劣勢的學校也有受到剌激而發奮圖強的孩子。但這導致了許多人出了社會後,依然不曉得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甚至也不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有著什麼興趣跟愛好。而近年來因為108課綱的調整,雖然想要試著脫離上述的教育方式,但這幾十年來的教育文化畢竟不是說變就能變的,依然會影響著一兩個世代的孩子。

我認為想要認識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重拾生活」。學會打理自己的生活,學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並從中發掘自己在意的事,像是飲食、運動、交際諸如此類的,這樣就能漸漸的就能感受到自己對任何事的喜好或厭惡。如果在生活中有好朋友,也可以透過朋友間的反應,讓你更能瞭解自己。

坊間也有不少星座算命、心理測驗或人格測驗。有時以為自己是內向,沒想到自己是個人來瘋。有時想說自己是外向,但卻非常奇怪的喜歡一個人獨處。其實只要不是過度迷信,基本上這些也都可以當做一個性格方面的參考。心中有個方向,也有個寄託,心情總是能平穩一些。

只要能夠瞭解自己的性格及喜好,接下來面對的任何問題,在出現解決問題的諸多選項上,總會有一個方向可以選擇。記得選擇的選項不要太過偏離自己的本心,那生活上基本上都可以過的「相對」開心才對。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