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在台灣每個人的平均壽命大約在81.3歲左右。原來,我已經快到了踏入一半棺材的年紀了嗎?我結婚、兩個小孩、父母健在,我的死黨好友們也都跟我差不多是一樣的狀態。最近我們也都遇到了差不多的問題,孩子要養要教,父母也開始有病痛問題。當然,這些問題還是建立在年近40的經濟壓力上。
相信在這個物價、房價齊漲,薪水不太漲的年代,只要是出過社會賺過錢的都知道錢有多難賺吧,因為這部分大家的壓力都一樣,所以就不再贅述了。現在我已經接近40歲了,跟其他年紀不一樣的就是父母逐漸年老,我的兩的小孩也漸漸長大,越來越需要「教育」。也就是說,差不多這個時間點,我正準備進入到所謂的「三明治世代」或叫「夾心世代」。
說真的,我只是準備進入這個時期還不算真正踏入,這就已經讓我備感壓力了。因為在拼經濟的同時,需要額外撥出時間來教育孩子或陪伴孩子,這就讓我工作狀態常常在不穩定了。前陣子,我爸因為大腸癌的關係,需要開刀、化療,也需要時間協助處理以及多次的家庭會議。超級慶幸的,醫生說我爸在開刀及化療的恢復率很高很高,加上我爸在目前化療期間的精神狀態都算是不錯,所以我們家這才放下心來。
這樣有驚無險的過程,讓我不小心參加了「三明治世代體驗營」。如果可以選擇的話,真不想再遇到。如果我在年輕時更努力一些,有一筆存款來墊墊我的膽量,或許面對這些事的時候壓力可以小一些,但現在偏偏是在沒什麼存款的狀況下,我準備要慢慢進入這個時期了,有點挫咧蛋。
不過對於人生的規劃,我還是有些慶幸。慶幸我當時選擇了離開上班族,自己出來當SOHO族(接案在家工作者,自由工作者)。雖然收入真的超不穩定的,但這樣的身份最大的好處就是時間彈性極大,只要操作得宜的話,工作決策權也很大(也沒什麼,出事要付全責而已Orz..),很感謝我老婆陪我一起在這個不穩定的狀態下死撐這麼多年。當時在做這個決定的時候就有考慮到,如果家中有什麼事需要支援,我的工作時間「相對」有彈性很多。所以有時我家中或是老婆娘家那邊的長輩有什麼狀況,至少我們是相對能提供支援的。
人生已經走到這裡了,我的經濟也不可能突然飛快的爬升,父母的健康也只能盡力不讓他們生氣,也盡量別在經濟上依賴他們,讓他們輕鬆過活,孩子也不曉得能不能一路順遂到底(不太可能吧)。我現在能做的,就是盡全力讓下一代,別輕易的走上三明治世代這條路。怎麼做呢?請他們不結婚、不生小孩…,哪怪怪的。
我思考了一下,要導致三明治世代壓力形成的原因就是,父母的健康、孩子的教育、自身的經濟,這三個方向。
- 孩子的教育,這需要自己有足夠的時間或耐心去引導。
- 父母的健康,雖然是父母的身體,但自己或許也可以盡一些心力,像是摧促他們去散步運動,有機會就陪他們聊聊心事。
- 自身的經濟,年輕時如果能好好理財的話,至少在經歷這個階段的時候,心境至少也能比較穩定一些。
如果能穩定好這三個方向,其實在踏入三明治世代的階段,影響應該就可以少很多。所以我應該未來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以請他們好好注意一下,這看是最基本但卻很少人能做到的三個方向。當然,不一樣的是,我自己的健康,我會負責。
還是說,現在的我,趕快針對這三件事做努力,還來得及?加油
自動引用通知: Day 28 - 請把運動當工作,因為他可能會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 Yen3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