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第一次聽到「分離焦慮」這個詞是在孩子第一天上幼稚園的時候從老師口中聽到的。主要是在講,孩子平常都在父母身邊習慣了,通常上幼稚園的第一天,會是這輩子離開父母最長時間的時刻。這時候的孩子通常就會有一種爸爸媽媽不在怎麼辦,心裡會不安,所以一般(大部份)來說,孩子會在幼稚園裡大吵大鬧。其實,不要說孩子了,父母自己也會有分離焦慮的問題,第一天把孩子送到幼稚園之後,整天下來心都在孩子身上,不曉得孩子適不適應學校,不曉得有沒有乖乖吃飯,不曉得老師有沒有照顧好孩子之類的。
其實我自己很清楚,我最希望的就是孩子獨立自主,獨立之後他們就可以自己管好自己。這對父母來說會輕鬆很多,除了工作不會有人吵之外,也不用一整天心都掛在孩子身上。因為我相信他們可以處理好很多事情,但凡無法處理的事再來找父母一起商量,一起解決,這真的是超完美的親子狀態呀。真的嗎?
其實,相信孩子在獨立之後,父母在生活上應該可以輕鬆很多沒錯。但我好像已經可以想像得到,到時候我一定會感到很孤單,因為孩子已經漸漸不需要我了。光是用想的就有一種「被遺棄感」,這讓我心裡有點慌慌的。這可能是每個當父母的必經過程吧,如果沒經歷到這過程,我想後果應該會更恐怖吧,是不是就代表孩子依然凡事都很需要父母呢?媽寶?啃老族?好可怕。
想了一下,還是努力讓他們獨立一些好了。等他們獨立之後,或許我可以來安排一下如何「重新」過好我的人生,好減少孤單的感覺。真的只要有什麼問題解決不了的,就一起來討論吧。
說是這麼說,但該怎麼訓練孩子獨立呢?從人生目標下手?如何盡早讓孩子知自己想做些什麼,是不是就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主性?
是的,這篇就是這麼短,讓我偷懶一下,今天看著老大的表情,慢慢有一些少女的樣子了,孩子越來越大了,真的挺有感而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