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上班族或是接案,常常會有很多跟其他單位合作的機會,該合作單位的主管或老闆也不可能常常親自出馬來跟你開會或討論,一定是指派一位代理人做為窗口來跟你進行溝通。運氣好的話,你可能會遇到一個經驗老道的窗口,處理事情乾淨利落。通常運氣都不會很好,有很高的機率,你遇到窗口會有以下三種習慣:
- 奪命連環Call
- 愛講電話卻沒有重點
- 溝通管道太多
有些窗口可能只有一兩種,有些可能全都有,遇到一種其實都會消磨你的心智。能避則避,避不了的話,只好找方法應對了。
這是我在Youtube上看到的影片感想以及我自己的解決方法:
# 蕾咪 Rami – 3種職場白目溝通習慣!?這些通通黑名單!奪命連環call、下班還打LINE,拜託放過我!
三個討人厭的溝通習慣
奪命連環Call
完全不管你是否處於休息狀態或是什麼樣的工作狀態,只要他想你,電話就直接打過來。我發現這很容易發生在以前有當過業務的人身上(比例較多,並非全部),以前只要有什麼事情,沒有網路,只有電話,所以一通電話就想要找到人而且立刻問到答案。放到現在網路生態其實已經改變了,他們還是想到什麼就想會直接打過來,不會事先禮貌性的留言確認你的狀況。甚至打來的時間會是晚上八、九點過後,全當大家跟他一樣,都不用休息的。
我想應該有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經驗,而且對象十之八九會是自己的主管或老闆吧。不管是與自己有從屬關係的上司或是對等關係的客戶,如果遇到這種或許可以先試著跟對方聊一下,請對方盡量不要在休息時間直接來電。先禮後兵,凡事先溝通過嘛。我知道講不聽的可能性很高,但至少先讓對方知道你的想法。真的講不聽,我就會開始採取一些稍稍強硬的方式,就是關閉通知或關機,讓對方慢慢能感受到,你只有在特定的時間才聯絡得到我。如果對方反過來生氣你的話,那只好把他列入黑名單,慢慢遠離他了。
相信我,跟這類的人接觸久了,很傷身。
愛講電話卻沒重點
我很喜歡利用信件的方式跟客戶溝通,因為信件並不是即時的溝通媒介,當對方有任何問題,我們在讀完信件後還有足夠的反應時間可以細細的思考對方的問題與需求,並給予較正確的回覆。而且所以溝通過的信件內容都會被保存在信箱裡,如果有任何爭議也都可以隨時搜尋到當時的討論結果。
偏偏很多客戶都不愛這一套,認為與其信件一來一往的討論,浪費時間,打電話用講的還比較快。這點我不否認,前提是客戶如果能在不離題的狀況下進行討論。很多時候客戶電話一打來都會先寒喧幾句,一個不小心就聊了起來,時間就這樣慢慢流逝。如果運氣很好的快速進入正題並討論出一個結果,這時候通常還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有人記錄這次的討論過程中嗎?不要說一天了,一小時之後你再回想一下電話中的討論內容,你能記得住多少?未來如果發生糾紛的話,到底是你說的對還是對方說的對呢?
如果遇上這類的人,請跟對方訂好溝通的方式。如果對方真的真的不愛使用信件溝通,那可以由你或對方在電話討論結束之後,把電話中討論的結果,發送一封正式的信件給另一方(這也算是避免掉一來一往的信件討論了),在雙方確定會議記錄內容都沒問題之後,才能開始著手進行工作。記得,會議記錄如果是你寄給對方,務必請對方回覆信件確認沒問題才行。有些人根本沒看信,就會又打電話中跟你說,信件沒問題。記住,電話中說的,都無法保留證據,一定一定要看到對方的回覆信件才算數。
除非對方刻意要你嘗試做什麼事,但又不想負責,才會用這種交辦你事情又不想留下證據的方式。
溝通管道太多
我曾經遇過,在跟客戶溝通時,已經跟客戶約定好以信件的方式溝通了。執行一段時間成效也不錯,但漸漸的,客戶發現LINE上面有個可以截圖的功能,他可以直接把有問題的畫面截圖到LINE上面給我,迅速又方便。慢慢的他就把問題都透過LINE的方式提交給我,甚至有時比較緊急的事,他會直接打電話給我做回報,這導致我同時有多個管道必需去一一確認是否有什麼資料或問題,深怕漏了什麼重要資訊。正確的說,確實漏了不少次過。就算沒漏掉,請問我問題處理完畢後,我要用什麼管道回覆給對方?
遇到這種問題,我只能耐心的跟客戶說,能否把問題都集中在信件就好,而且一封信只處理一個問題,這樣也能確保一封信的討論串所提到的都是同一件事。脈絡清晰,資料也備份著未來好回來查詢。LINE的話雖然可以回頭追蹤當時的討論內容,但時間久了,查詢會變得更加困難,而且可能多個議題同時穿插著討論,回溯時只會更混亂。電話就不用說了,完全無憑無據。
通常,客戶聽到這些話後,幾乎會答應。如果不答應,接下來出了問題,我只會跟他說「我有說過,是你忘了」,不然就是「啊,在忙,沒接到電話」、「不好意思,LINE訊息太多,我漏訊了」之類的,總之就是讓他理解,他們認為方便的工具,風險到底有多麼的大。慢慢將他們的使用習慣導向信件。
小結
LINE 跟 電話直接溝通,速度確實很快,但無論如何,千萬不要溝通出結論之後就不了了之,所有的問題都是出在後面,無論用什麼樣的媒介在溝通,千萬要有討論記錄,而且雙方都要認可並確認過才能有所動作。這麼做才是真正的在保護雙方的權益。
還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休息跟專心工作的時間,請給予一定的尊重。除非十萬火急的事情,否則在現代的網路使用習慣,建議先用LINE或訊息留言一下,約個合適的討論時間再打電話會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