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學歷文憑還值不值得投資?

到底學歷文憑還值不值得投資?

記得之前在關鍵評論網上面看到了一篇文章,現在的教育制度很可能跟近代的工業革命有關係。因為工業革命的興起,許多工廠需要大量的人工來進行生產,也需要一些研發及專業人才來協助工廠更有效的提高生產效能。為此需要透過教育的方式來大量培養這些特定領域的人才。這些人才的培養基本上著重於技術與能力,至於人格養成跟學識相對來說就不是這麼重要了。因此在我們這個世代,死命的念書,拼個高學歷,目的就是出了社會之後可以找到一家「大公司」在裡面待一輩子,不愁吃穿。說白一點,學業有成,畢業之後,老闆覺得有用,那你的書就沒有白讀了。嗯,老闆覺得有用,那如果老闆哪天不用了呢?

拼命提升專業技能與學歷,只為謀取一個好工作

我在念書的過程中發現了我有一個很大的興趣,寫程式。是很單純的喜歡,每次寫程式都能讓我樂在其中,而且對於未來我也不會想太多,努力精進就對了。念了大學,我專攻資訊技術、覺得不夠,我又念了研究所。我努力把自己的程式技能點好點滿,直到畢業開始工作之後,我發現雖然我的程式能力還可以(不算差),在各個公司都能混得還不錯。由於我住在台中,網站開發產業在台中的薪水,就算頂天了也不會高到哪去(博奕類除外)。

薪水很難提高就不講,每天的工作時間又超過9小時、10小時以上,完全不是自己想過的生活。自從被老闆發現我假日會自發性的在家把工作完成之後,老闆反倒利用這一點,多派了不少工作給我,好讓我假日時可以協助完成。我很愛寫程式,但討厭這種不自由、被操控的感覺。

我當時常常想著要離開這個產業,但到了當下我才發現,我只會寫程式。我就是這個教育體制產生出來的軟體匠人,我雖然有一技之長,但如果發生什麼意外,我無法繼續發揮我的技能,那我還能做什麼?如果我中年失業、如果老闆不要我,或許我還能再找別家公司,只是,每間薪水跟加班狀況真的都差不多。我的人生可能就這樣了。對老闆來說,我只不過是一個體制下的齒輪,我壞了,那換一個便是。

沒有目標,高學歷、成績好也沒什麼用

這幾天在網路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弟賣水果月賺20萬!台大哥看清1點:文憑只是奴隸入場券」,光看這標題就讓我感概萬分了。我好歹也是一個資工碩士畢業,出了社會之後不也就是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軟體工程師嗎。再則,好歹我國中時期也是升學班的一員,但現在看起來,成就卻遠不如隔壁普通班的同學。不僅如此,現在看到不少當時升學班的那些比我還會念書的同學,現在大多平平無奇,甚至是個魯蛇。所以像新聞中考上台大的哥哥,成績好、學歷高,除了知道他很努力而且可能懷有獨特的技能之外,似乎沒辦法證明什麼。

弟弟則不同,一開始就投入戰場,邊做邊學。隨時可以從現場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技能,短時間內針對外部環境變化做出改變或調整,成效自然會比哥哥好。學歷只是你要達成目標的一個過程或是條件,如果你連一開始拼學歷、考好成績的目標是什麼都不知道的話,那學經歷自然也就沒什麼用處了。

相信大家也耳聞過一些新聞,有些人努力考取多張證照,證明自己很厲害。除非他對考取證照的這些項目有著多元的興趣,想豐富自己的生活,那我倒真覺得厲害。但偏偏有些是沒有明確目標,想到什麼就去考什麼,收集了幾十張不同領域的證照,並號稱考照達人,這個真的不太需要。

小結

不曉得大家是否有聽過,有目標的努力,那是「實踐家」,沒目標的努力那是「瞎忙」。我們的教育告訴我們要努力,但卻沒教我們為什麼要努力。這造就了一群高學歷的知識分子,出了社會之後,不曉得該如何為這個社會有所貢獻。(好吧,我想我自己可能也是這裡的一份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